第(2/3)页 只有老爸他们那辈以上的人,聊天时才会用这种【微笑】的表情包。 年轻人之间,【微笑】的表情已经变成其他的意思了。 墨染书斋很痛快,直接就用微信转账,把钱转过来了。 一万七千三百零九块,有零有整。 飞速心算了下,他这一幅字一共22个字,卖了1万7千多,平均每个字是786块多。 四舍五入,几乎已经快达到一字千金的水准了。 照这样算,他什么都不用干,只需要卖字,就能实现财富自由了。 不过他也只是这么一想,实际上这种事的可能性很低。 像墨染书斋这样识货的买家,本来就不多。 而且不管什么东西,一旦泛滥了,就不值钱了。 今天这种事,恐怕只会是昙花一现,梅开两度都大概率是奢望了。 问墨染书斋要来了邮寄地址,又聊了几句后,李启文就起身往厨房走去。 他还有其他菜要做,得去继续忙了。 但刚来到门口,他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。 “爸。” 他叫了声,来人正是他的父亲,李春明。 李春明的身高有一米七八,年轻时也算是个壮小伙,但近些年却越来越瘦了。 他的头发乌黑,但两鬓处却能看到新长出来的斑白。 站在讲台上久了,他的背微微佝偻着,戴了十多年的眼镜像是镶在了鼻子上,严丝合缝的卡在鼻梁上压出的两个小坑里。 “嗯。” 听到李启文的声音,他简单的嗯了声,视线却在打量院子和四周的房子,脸上说不出是什么表情。 “你吃饭了吗?” 李启文走下台阶,来到了他近前:“我妈不回来?” 和很多儿子一样,他和父亲聊天,三句话就得问起母亲。 “她开店呢,回不来。” 这个回答,李启文早有预料。 老妈和两个姨开的姐妹面馆,在县上也算是有点名气的老店了,每天都有很多熟客去店里吃饭,很难有休息的时间。 收回视线,李春明看向了李启文,眼神复杂的问:“你咋想的?咋就要翻新老宅了?” 在决定翻新老宅后,李启文就给父亲打去了电话,说明了意思。 这座老宅名义上还是在父亲的名下,破土动工,自然要经过父亲的同意。 父亲的表现,也和他预料的一样,对此很不理解。 就像是不理解他不愿意在杭城买房,非要回老家一样。 今天请乡亲邻居吃饭,他是以父亲名义去请的。 第(2/3)页